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国际刊号:1673-4831
国内刊号:32-1766/X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8654 人次
 
    本刊论文
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战术探讨

  摘要:世界各国面临着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双重问题,都着力发展农业生态经济。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起点不同,因此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战术也应有所不同。中国应该走一条凸显中国特色的渐进式、多元式、重点突破式、兼容式的道路。发展农业生态经济要与解决民生问题紧密结合,渐进地建立旨在增加农民收入的物质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以实现生态-经济“双赢”的目标。引导农业生态经济与生态空间格局匹配,形成多样化格局,特别是从垂直空间要效益,发展集约化经营。对生态脆弱地区则必要采用重点突破发展模式。在推动规模经营的同时,兼容发展庭院生态经济。非均衡发展作为战术贯穿于农业生态经济发展过程,推动农业生态经济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本文还讨论了非均衡发展战术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农业生态经济;中国特色;发展模式;战术

  一、前言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包括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两个子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生态子系统向经济子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制约着经济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经济子系统又反过来影响生态子系统的运行,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交织构成复杂过程。然而经济子系统追求经济效益,主要涉及目前和局部利益;生态子系统追求生态效益,关系到宏观与长远利益,两者之间存在冲突。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只重视物质产出,忽视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全国平均每年旱涝灾害造成1000万t粮食损失,三分之一的国土受到风沙威胁。全国土壤侵蚀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7%。农业污染面积占全国污染的三分之一以上,全国农村每年的生活垃圾量近3×108t,有6×107t以上污水直接排入农田,全国耕地重金属污染面积在16%以上。因此,协调经济与生态两个子系统均衡发展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务之急,农业生态经济为此应运而生,其目标在于寻求经济与生态两子系统之间的最佳均衡点。2O世纪80年代初,农业生态经济开始在中国实践,各类农业生态经济试点县、乡、镇、村、农场在各地推行。许多地区提出“生态立县”“生态优先”的口号,以生态建设为上位目标,集中财力、物力、人力于生态建设,构建“花团锦簇,四季常青”的农业生态环境。这在我国的局部地区都可能也应该努力去实现,但以此作为全面要求,则脱离国情。中国和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经济建设起点不同。发达国家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其农业生态经济活动的功能重点已转移到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上来。我国农业虽然已取得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好占世界22%的人口辉煌成绩,但由于区域差异大以及耕作粗放、自然灾害多的特殊情况,面临以下急待解决的矛盾:人口多与耕地有限的矛盾,农民收入急盼提高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矛盾;规模经营与分散小农户的矛盾;农业生产模式单一化与生态空间多样化的矛盾。脱离这些国情,盲目追求西方高指标的生态环境建设路子,将得不偿失。因此必须依据基本国情,走出一条凸显中国特色的发展农业生态经济道路。这个特色是从解决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发展经济,以非均衡发展为战术,选择合适模式,把我国农业生态经济从低水平均衡发展逐步推进到高水平均衡发展。同时借鉴国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该假说表明,随经济增长,环境经历破坏、涵养、恢复、优化的倒U型曲线过程,也就是在经济开始起飞之时,会导致环境恶化,而后才得到改善,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环境得以恢复与优化,为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策略争取环境恢复、优化的拐点提早到来,或是把曲线放平。

  二、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

  我国解决农业生态经济问题,不全是理论问题,世人也不可能为我国提供理论模式。实践、探索是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的唯一出路。好在我国不少地区已经在实践中做了大量的有益探索,认真总结后,可为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提供策略选择的参考意见。本文基于我国国情,总结出凸出我国特色的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若干模式。

  (一)渐进发展模式

  我国面临人口多与耕地有限的矛盾。我国人均耕地面积0.1公顷,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4%。与发达国家对比,差距很大。仅为美国人均耕地六分之一,加拿大五分之一,俄罗斯八分之一。

  在我国的土地总面积中,山地占66%,平地只有34%;除了城市、工矿、交通用地和难利用土地外,农林牧可利用的土地只有74%,其中还包括生态环境脆弱区,足见农林牧可利用的土地十分有限。我国还面临农民收入急盼提高与劳动生产率偏低的矛盾,占全国人口46%的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只有37.7%,2013年农村贫困人口仍有8249万人。我国每个劳力只能养活3-4人,而美国养活75人,德国养活67人。基于这一国情,发展农业生态经济活动应是渐进式的,呈点、线、面三级阶梯发展。对多数地区来说,起步时强调可行性,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对经济效益应有一定倾斜度,坚持在经济发展中改善生态环境,或以经济效益反哺生态建设。

  此时经济效益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通过经济效益的激励手段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的目标。发展序列应是先建立“点”上的小循环,总结我国传统农业向空间要效益的经验,利用生物种群的互补、互养及种群的多样性,达到最有效利用农田光、热、水、气、土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生产力,如传统的间、套种耕作制度。另一种是垂直空间合理布局,优势互补,形成良性循环。如桑基、果基、菜基鱼塘各自不同物质循环型式以及种、养、沼空间结合物质循环型式,实现农业资源多级、多层次循环利用,把生态建设融入农业生产之中。进一步强调协调性,建立“线”上的中循环,延长产业链,使农业资源各要素之间多层次、多尺度的物质循环从立体向平面扩展,促进农林牧渔、种养加有机结合,农产品多次转化增值,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相得益彰。再进一步强调持续性,建立“面”上的大循环,通过人工调控,构建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连接,促使整个系统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取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以上所述归纳成可行性—协调性—持续性台阶发展模式,反映出时间维度的非均衡发展。

  (二)多元发展模式

  我国农业生态经济空间格局复杂多样,从南向北分布着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各类地区以及青藏高原高寒地区;自东南向西北分布着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等各类地区。以农业现代化进程来看,东部地区完成45.2%,中部地区30.2%,西部地区25.0%,差异很大。因此开展农业生态经济活动必须因地制宜、分类引导,力求模式与生态空间相匹配,切忌“一刀切”线性思维的方法,简单搬用外地经验。只有与本地生态空间“匹配”才是最好的,应是多元发展模式。多元发展模式来自区域比较分析,以系统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功能的高效持续为准则,把本地优势资源变为优质产品与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模式最重要一点是适用性高、便于推广,又能达到少投入、多产出的目标。一般说,我国东部地区模式要比中西部地区复杂,又各具特色。前者注重产业优化模式、农田循环模式;后者注重生态安全模式、流域布局模式。同在东部地区,东南地区要比东北地区模式多样化。同是发展立体模式,平原地区与山地丘陵地区模式大不相同,前者注重生物立体布局,后者注重空间立体布局。齐鑫山在黄淮海地区设计了多样化生态农业模式:平原区有充分利用时空资源的立体种植型模式;充分利用物质能量,种养结合的良性循环型模式;各业协调发展的“种养加”复合型模式。山地丘陵区有以水土保持为重点的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林区资源合理开发和生境有效利用模式;以林果业为主,果农牧(渔)结合的综合发展型模式。此例说明要注重设计多元发展模式以适应不同生态空间的需求。

  (三)重点突破发展模式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系统退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退化生态系统所涉区域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40%。水土流失与环境污染是退化生态系统中最常见的类型。这些地区开展农业生态经济活动必须在资金分配和政策投入倾斜于生态恢复与重建上,使其重新恢复其生物学潜力,走向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但限于财力、人力,起步面不可能铺大,只能集中精力,重点突破。先建立重点治理样区,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实施以生态恢复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在自然植被遭受严重破坏的水土流失区,按草-灌-乔生物演进序列,加大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对于极端土壤侵蚀区,采用生物与工程相结合措施。对污染的地区,通过废物资源化技术、节约资源型技术以及生物、物理、化学综合方法加以治理、修复和重新利用。这都需要相当的财力,单纯依赖当地农民承担既有难度,也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因此必须通过生态补偿制度统筹相关地区的政府和社会资金来实现。笫二步在总结治理样区成果基础上,把握治理与开发两个技术环节,把治理工作紧密与当地的资源开发相连。治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在取得生态效益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形成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恢复共生互利的链条。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生产力。第三步推进生态恢复产业化,谋求物质与经济同步进入良性循环,形成经济布局合理,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的产业体系,达到土地持续利用,产出年年提高。

  (四)兼容发展模式

  实行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业土地成片规模化种植,有利于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可以认为规模经营是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现在农民承包的土地可从实物形态变为价值形态,更有利于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规模经营。因此迅速做大做强优势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组织化程度,为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但还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农业仍以小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农户数量有2.3亿户,平均每个农户占用耕地规模仅为0.5公顷,相当于韩国和日本的三分之一,欧盟的四十分之一,美国的四百分之一。到2030年我国农村的户均经营土地也只能达到1hm2左右,与美国的户均193hm2相距甚大。尽管近年来,积极推行适度规模经营,但小农经济仍占很大比例。云南省农业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土地流转总面积不到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这些经营分散的小农户,存在很大土地潜力,仅村宅占地3×106hm2以上,远远超过京、津、西藏、青海耕地面积总和。庭院经济的纯收入已占农民收入的30%-50%,成为与大田和乡镇企业并列的农村三大经济支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农业生态经济,要规模经营与庭院生产两者兼容。在推动规模生态经济模式的同时,兼容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庭院生态经济模式是以生物食物链为平台,构建种、养、加和沼气为链条的庭院空间物质循环模式,这种生态小循环,既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这种兼容的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凸显中国特色。

  三、非均衡发展战术是农业生态经济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

  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将许多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进行逐步分析比较,评估2004-2010年福建省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态势,解决了大系统中多层次、多目标的决策问题,并建立了以经济子系统7项与生态子系统13项为内容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这一体系的具体指标和研究方法已发表于笔者的另一论文。本文提取其中若干数据说明非均衡发展战术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均衡发展的贡献。研究表明:福建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逐年提高,但出现经济与生态两个子系统是从非均衡的过程中朝着均衡的状态发展,而且逐级提高。2004-2005年经济发展缓慢,呈现经济滞后型非均衡。及至2006年进入生态、经济均衡区间内的初级水平。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没有相应跟上,2007-2009年都处在生态滞后型非均衡区间内,但年间数值有起落。2010年又进入生态、经济均衡区间内的高水平位置。发展的总的趋势是由非均衡到相对均衡,再由相对均衡达到新的非均衡,随后又出现高一级的相对均衡。可以看出:均衡与非均衡发展贯穿于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全过程,推动农业生态经济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演化。

  这反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均衡发展需要经过非均衡发展过程,否则只能是低水平的均衡发展。因此可以认为非均衡发展战术是农业生态经济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

  四、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战术思考

  战术上的非均衡发展和战略上的均衡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非均衡发展只是一种战术手段,最终目的是实现整体或全局的均衡发展。在实践中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研究。

  (一)以均衡发展为战略目标,分层布设非均衡发展战术

  上述几个模式在一个区域中可能同时使用,而且空间的非均衡发展模式与时间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又可能交叉使用。因此要依据区域资源禀赋和生产力发展的差异,统筹制定本区域农业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以均衡发展为战略目标,局部非均衡发展要为全局均衡发展服务,时段非均衡发展要为全程均衡发展服务的理念,分层布设非均衡发展战术。一般应有三个层次:在宏观尺度上,根据区域内不同地区条件的差异,设计非均衡发展的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要求布局合理、比例协调,保证全局均衡发展;在中观尺度上,探究具体模式的空间适应性,做到模式与生态空间相匹配;在微观尺度上,调研模式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不同时段和地区作出资金和措施的适度倾斜,保证非均衡发展措施落实到位。

  (二)发挥农业再生性与双功能的特势,运作好关联与控制两个键点

  运用非均衡发展作为生态经济发展的战术,目的在于提高生态经济整体发展的水平,也就是要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双增值。农业是唯一具有再生性特势的产业,其残体有机物质可以直接或间接回归土壤进行再生产,通过良性循环,既消化残体有机物质,又为再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做到土地越种越肥。自然植被从低级向高级演进,就是基于这一道理。农业还有另一特势,不仅生产农产品,同时具有改善环境的功能,如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提高地力等,这种双功能的特势也是农业仅有的。因此农业可能做到在提高物质产出的同时,生态环境也相应得到改善。

  发挥好这些特势关键在于“关联”键点的运作。通过调整农业结构,突破传统农业制约,把农林牧关联起来,构成大农业的循环系统,便能提高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又如以沼气为链条把农、果、牧、沼、菌、肥几节点关联起来,形成循环系统,既增产增值,又净化环境。而关联运作要依靠非均衡发展战术发挥作用。如上所述农业的废弃物有自我消化更新的功能,通过关联运作可以把其污染降低到最低水平。目前导致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致命伤主要是“石油农业”,我国普遍存在化肥、农药和薄膜等农业资源投入过多的现象。化肥的使用量是世界上最高的,单位面积使用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农药、农膜也都超量,这些都造成环境污染和地力下降。而农业这种污染却出自外来投入而非内生,通过科学管理和政策投入,控制用量要比治理工业的内生污染来得简单,问题在于要控制得力。据此分析,发展农业生态经济,认真控制好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资源的用量,所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完全可以改变的。因此科技和政策要在这键点上重点投入。

  (三)科技创新,突破两项技术难题

  发展农业生态经济,务求生态与经济两个子系统通过非均衡发展过程达到整体均衡的目的,在操作上涉及两项难题,即如何评估生态效益,怎样才算均衡。国内外学者对这两个问题都做了大量研究。已有研究通过市场价值法、边际机会成本法、费用支出法、条件价值法、替代花费法、生产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恢复和保护费用法等多种方法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藉此显示生态效益。

  但这些研究都只是集中在评估某一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而忽视多种生态系统的空间组合。

  事实上,一个区域决非只存在一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在区域尺度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另一难点是如何评定生态与经济两个子系统的均衡度,研究主要集中两点:设计评定指标体系和建立反映均衡程度的均衡度函数。现在已有很多研究报导,但都处在在探索中,急待科技创新,寻求一个大众公认的、可信的测度方法。破解这两个技术难题,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战术才便于实际操作。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